“黑色星期五”與“網絡星期一”最早起源于美國,是美國商家在感恩節過后、圣誕節來臨之前在國內掀起的購物狂歡節,近幾年逐步蔓延至歐洲乃至全球各地,每年都會吸引大量人群購物,產生巨大的零售交易額,其效應不亞于中國的“雙11狂歡購物節”。然而,狂歡的背后,卻是快遞企業面臨巨大的爆倉壓力。
那么,面對圣誕購物季這場“大考”,各國快遞企業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障快遞順暢有序呢?
UPS幫助商家搞促銷
目前,UPS正與客戶通力合作,幫助傳統商家與在線商家策劃產品促銷,科學預測節日高峰業務量,確保其與零售商家服務承諾的準時達成,實現能力與資源的優化配置。預計在感恩節至12月31日之間,UPS在全球范圍內有望投遞6.3億件包裹,比2014年同期增長10%。
Hermes包裹處理量大幅增長
Hermes英國分公司“黑色星期五”當天的包裹量大增34%,其中零售業務和myHermes訂單量比上年同期增長50%,高于行業整體水平。英國互動媒體零售集團發布數據指出,“黑五”當天,英國消費者在線消費額達到11億英鎊,同比增長36%。“黑五”之后的整個周末,Hermes成功處理包裹480萬件,與2014年同期的360萬件相比,總量增長34%。
Yodel服務質量創歷新高
英國快遞公司Yodel在“網購一周”的業務量僅增1%,但服務質量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網購一周”是指從11月26日的星期四到12月2日的星期三。在此期間,Yodel共處理包裹509.9萬件,再創歷史新高,但增幅只有1%,比2014年同期只多出5萬件。不過,公司的服務質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盡管“網購一周”是公司一年中最繁忙的時期,但網購客戶的滿意度高達86%,尤其是投遞體驗令客戶非常滿意。
DPD確保包裹不會延誤
DPD德國分公司今年圣誕購物季業務增長的勢頭強勁,“網絡星期一”這天,其迎來了史上最繁忙的一天,但公司維持了正常運轉,確保包裹不會延誤。“黑色星期五”與“網絡星期一”這樣的促銷活動的確會刺激包裹量的大增,但促銷活動已不僅僅限于這兩天,亞馬遜等零售巨頭已經將促銷期限延長至整個一周,所以說“黑色星期五”與“網絡星期一”的節日效應會逐年減弱。2015年的圣誕購物季,DPD德國公司在德國的包裹量將增長15%。
DHL招聘臨時工應對激增業務量
在圣誕前夕的業務高峰日,DHL有望處理800萬件包裹,預計比上年同期增長10%。為應對激增的業務量,DHL招聘了1萬名臨時工。
而對于GLS德國分公司而言,在圣誕節前三個月,公司包裹業務量平均增長幅度就達到了30%。每年公司都會根據圣誕季業務預期調整資源配置。今年,公司新開2個倉庫,增加7個投遞點,招聘1000名臨時工,加大了運輸和分揀能力的投入。
TNT公司18個分揀中心全部投入運營
12月1日,荷蘭包裹快遞公司TNT處理并投遞了1300萬件包裹,比2014年同日增長了25%。對于“黑色星期五”或“網絡星期一”,荷蘭人似乎并不感興趣,但荷蘭在每年的12月5日會慶祝圣尼古拉斯節,人們會在這一天相互贈送禮物,與其他國家的圣誕節習俗類似。
如今,越來越多的荷蘭人會在網上提前訂購圣尼古拉斯節禮品,因此,“黑五”期間荷蘭包裹業務量的激增,主要是受人們購買圣尼古拉斯節日禮品的驅動,而非零售網絡促銷的結果。TNT為此也是火力全開,18個分揀中心全部投入運營,以滿足圣尼古拉斯節日的購物需求。12月1日當天,共有3100名司機參與投遞包裹,比平日多500人。而且,今年TNT晚間投遞頻次多達每周5次,這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幫助“圣尼古拉斯”在節日期間準時送出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