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促進生產與需求對接、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有效匯聚資源推進分享經濟成長,助推“中國制造2025”,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格局。
方向已經明確,具體怎么干?國務院常務會提出了五點要求:
以眾智促創新
大力發展眾創空間和網絡眾創平臺,提供開放共享服務,集聚各類創新資源,吸引更多人參與創新創造,拓展就業新空間。
以眾包促變革
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推動“雙創”相結合,鼓勵用眾包等模式促進生產方式變革,聚合員工智慧和社會創意,開展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運營維護,形成新產品新技術開發的不竭動力。
以眾扶促創業
通過政府和公益機構支持、企業幫扶援助、個人互助互扶等多種方式,共助小微企業和創業者成長。
以眾籌促融資
發展實物、股權眾籌和網絡借貸,有效拓寬金融體系服務創業創新的新渠道新功能。
在開放中促進創業創新
鼓勵企業與外資開展創新合作,利用全球資源、人才和管理經驗提升創新能力、拓展發展空間。會議強調,要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放寬市場準入,創新信用監管,加強創意、研發成果等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發展動力轉換。
這不是第一次提到這四個詞。今年7月27日,李克強出席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他強調,要依托“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構建最廣泛的創新平臺。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使創新資源配置更靈活、更精準,凝聚大眾智慧,形成內腦與外腦結合、企業與個人協同的創新新格局。越來越多的公司也認識到市場機會,趕上“創客”時髦潮,利用看似“失控”的分布式管理模式,打造大生態系統。
今年以來,國務院還出臺了哪些鼓勵創業創新的重要政策?
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
《意見》旨在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明確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新型創業服務平臺、培育一批天使投資人和創業投資機構、孵化培育一大批創新型小微企業!兑庖姟访鞔_了八個方面的任務,如降低創新創業門檻、鼓勵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創業、完善創業投融資機制等。
5月《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結構性矛盾更加凸顯,《意見》指出必須著力培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創業和就業結合起來,以創業創新帶動就業。對此,《意見》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二是積極推進創業帶動就業。三是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四是加強就業創業服務和職業培訓。
5月《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兑庖姟吩凇皥猿钟藶楸,提高培養質量”“堅持問題導向,補齊培養短板”“堅持協同推進,匯聚培養合力”基礎上,明確了在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等9個方面的任務。
6月《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根據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為改革完善相關體制機制,構建普惠性政策扶持體系,推動資金鏈引導創業創新鏈、創業創新鏈支持產業鏈、產業鏈帶動就業鏈,提出該《意見》!兑庖姟窂9大領域、30個方面明確了96條政策措施,包括創新體制機制,實現創業便利化;優化財稅政策,強化創業扶持;搞活金融市場,實現便捷融資等措施。
6月《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
《意見》指出,支持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廣袤鄉鎮百業興旺,可以促就業、增收入,打開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新局面!兑庖姟窂娬{要強化返鄉農民工等人員創業培訓工作,完善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公共服務,改善返鄉創業市場中介服務,引導返鄉創業與萬眾創新對接。對此,《意見》提出了五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返鄉創業門檻、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強化返鄉創業金融服務、完善返鄉創業園支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