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業在國家產業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得到提升。
8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實施現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多措并舉推動現代物流發展。
《通知》明確,重點引領企業開展包括多式聯運、物流園區、農產品物流、制造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資源型產品物流、城鄉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物流、物流標準化、物流信息平臺和應急物流等在內的10個領域項目建設。
據記者了解,截至5月底,國家發改委不斷地推出工程包,物流業就成為7類重大工程包之一。
記者也注意到,此次《通知》,是對之前發布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和《促進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實施進一步落實。與此同時,也將進一步釋放深化改革的紅利。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來,國家對于物流業格外關注,也出臺了多部一攬子政策,一些措施細則政策體系也在不斷完善,使得我國物流業在國家產業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王文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通知》最大的亮點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對重大物流工程的服務對象做了明確闡述,要求這些工程項目要積極助力“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自貿區等國家戰略的實施,相信未來在地方還會有更細化的配套政策出臺;二是突出強調要引領社會資本投向與國家戰略相匹配的物流工程,明確提出要充分調動社會投資經濟性,這無疑順應了當前國家力推PPP建設模式的號召。
可以說,此時,加快實施現代物流10大領域項目建設,意義重大。
助力國家大戰略
中商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健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物流業發展的滯后制約了很多行業的發展。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王健認為,2015年上半年投資增速放緩給多個行業帶來了比較大的壓力,下半年是我國今年投資的釋放期,推出物流重大工程有利于落實固定資產投資。
記者同時注意到,此次《通知》中提到的十大物流工程領域,有多個工程與當前最為熱門的互聯網消費有關,如農產品物流、城鄉配送物流、電子商務物流分別涉及到生鮮、O2O配送、快遞等多個互聯網消費領域。王健認為,對于消費的升級意義重大。
另外,記者還注意到,此次《通知》也明確指出,當前我國物流業總體發展水平偏低,加快推進現代物流重大工程建設,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引領社會資本增加對物流業的投入、推動物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穩定經濟增長,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和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王文濤對于實施現代物流的重大意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明顯加快,對內以區域協調發展、產業轉移及城鎮化為主要方向,對外政策以優勢產能走出去、深入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主旋律。因此,才有了“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三大國家戰略。而無論是“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京津冀一體化的產業轉移,亦或是長江經濟帶的黃金水道工程,其背后都聚焦于物流產業,它們或以物流為運輸支撐,或為物流提供了大通道。
“在當前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之下,結合國際經濟大環境,拉動國內消費內需無疑是經濟穩增長的有力抓手。為了進一步拉動消費,無論是大力拓展農村電商,還是繼續推進跨境電商,這都需要物流產業作為基礎支撐,而消費的擴大同時也對物流業的現代化和規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文濤進一步表示,推動現代物流發展既是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客觀要求,也是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必要保證,更是助力國家大戰略的有效保障。
事實上,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當前,國家大力發展物流業,不斷地出臺并細化物流業重大項目建設,除了和它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緊密相連,同時也和目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密不可分。
物流成本依舊過高,現代化程度偏低
自“十二五”提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以來,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對物流產業均十分重視,因此,物流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2年全國物流業增加值為3.5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1%。2012年,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8%,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3%。
另據公開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為18%,較2004年的18.80%下降了0.8個百分點,有業內人士稱,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總體上呈緩慢下降趨勢。體現了我國近年來物流效率逐漸提高,但提高速度緩慢。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對于發達國家來說,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約為10%。如果與此相比,我國物流成本依舊過高。
業內人士表示,物流成本過高,在微觀上會降低了生產企業產品的競爭力,而在宏觀上則影響了國民經濟的運行效率。
王文濤表示,當前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已經出現了朝著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約化方面發展的良好勢頭,而這些方面,發達國家做得更好。因此,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提高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和效益將是“十三五”期間物流業發展的主要目標。
事實上,自2015年以來,我國物流業在各方面的發展均已取得明顯成效。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15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04.7萬億元,同比增長5.7%;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6.1%,比去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物流運行效率顯著提升。
王文濤表示,由于物流業發展有其自身客觀規律,因此當前取得的成果更多集中在交運基建方面。當然,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物流業正朝著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約化方面發展。
“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雖然近年來有所下降,但是比例依舊在全球處于很高的水平,物流成本過高飽受詬病,冷鏈物流、特重物流等發展速度還遠遠趕不上需求,特別是當前國民經濟增速趨緩的條件下,發展現代物流重大工程意義重大。”王健進一步向記者介紹,另外,由于發展時間較短,當前我國物流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現代化程度偏低,其次是城市和農村物流業發展存在不均衡的現象。王文濤表示。
據記者了解,在我國的中西部等地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再加上基礎設施薄弱,也導致了物流業發展較為落后。而中西部地區是重要農產品產區,包括很多特色農產品,現在由于受到物流的限制,影響頗大。從“十二五”提出大力發展物流業到現在出臺的配套文件,相信實施現代物流重大工程無疑對于中西部地區來說,是一個絕對的利好。
王文濤也表示,對于現代化程度偏低、城市和農村不均衡等這些問題,將隨著國務院2014年出臺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逐步落實而在未來希望得到有效解決。
智能化物流將成趨勢
記者注意到,此次《通知》明確,到2020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在目前16.6%的基礎上再下降1個百分點,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保障和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5%左右,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的約60%提高到70%左右。
為了完成這個具體目標,王健認為,互聯網消費可以說是我國消費升級戰略中的重中之重,多個傳統消費領域在今年均出現了萎縮放緩的勢頭,甚至連“黃金十年“的汽車市場也出現了負增長,互聯網消費保持快速增長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未來圍繞互聯網消費的物流工程很有可能成為投資熱點。
“當然,這也給物流業的發展方向指明了道路,不僅僅是需求上圍繞互聯網消費升級,物流業本身的智能化、互聯網化更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此前國家發改委提出,要加快建設跨行業、跨區域的物流信息平臺,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對接和使用效率,也要鼓勵大數據、云計算在物流領域的運用,建設智能化的倉儲體系,優化物流運輸的流程,提高物流倉儲的智能化水平和運轉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王健分析。
綜上業內人士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未來發展中,物流業轉型的契機將來自于“互聯網 ”改造。
事實上,在“互聯網 ”概念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瞄準了物流業。例如京東等電商企業在物流投資上的巨大成功和效應,已經展現出了越來越好的發展前景,阿里近期入股蘇寧也是主要看中了蘇寧在線下物流的布局和投資,互聯網對物流業的滲透讓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已經開始有了解決之道。
另外,未來,物流業發展方向,記者也發現,在2014年,國務院出臺發布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中做了詳細清晰的闡述。
王文濤告訴記者,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便捷高效、綠色環保、安全有序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物流業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約化水平將邁上新臺階。王文濤最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