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冷鏈委統計調查,僅2013年中國冷鏈物流固定資產投資就超過了1000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高達24.2%。
過去一年,冷鏈物流高潮迭起,各地紛紛加入投資大軍。包括青島、廊坊、昆明、鄭州、大同、廣安、泰安、西安等諸多城市均出現億元級別的冷鏈基建投資,其中數個項目的總預計投資金額甚至高達百億元。
中國冷鏈物流聯盟主席范端煒預計,如果按照正常項目建設周期,到2015年500家規模企業的冷鏈總量十分驚人,冷庫容量將達到3000萬噸。
不過,中國冷鏈物流聯盟投融資專委會主任陳輝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我國冷鏈物流投資最大的問題是產業鏈還不完整,多停留在倉儲和運輸環節,未來應向兩端延伸。他表示,上游面向產地,可控制貨源,增值空間大;下游則面向消費者,最后一公里的宅配仍待完善。因此,產業鏈整合將迎來巨大商機。
三因素支持行業高速發展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張洋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冷鏈物流行業高速發展,呈現出三大變化特點。首先,醫藥產品冷鏈物流市場增速較快。張洋說,隨著國家醫藥監管力度的加大,對醫藥產品倉儲運輸等設施和經營資質等要求也日趨嚴格,這帶來醫藥產品冷鏈物流需求的迅速提升。預計到2016年,前100名醫藥企業對冷鏈物流市場的需求將占整個醫藥行業需求的45%,醫藥產品也由目前的疫苗、血液制品等向診斷試劑等產品延伸,因此未來3-5年醫藥產品冷鏈物流將有巨大的增值空間。
其次,“2013年,冷鏈物流的B2B業務在向B2C業務延伸,電商宅配需求增大。”張洋表示,目前,隨著各大電商紛紛推出冷鏈宅配業務,B2C業務已占市場規模的1/4。預計2015年,冷鏈宅配規模將達40億元。
最后,張洋認為,冷鏈物流價值鏈在由單個鏈條向一站式綜合服務轉變。此外,冷鏈行業企業龍頭作用日益凸顯,行業進入標準化階段,行業集中度顯著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提高,消費者愿意為新鮮安全的食品支付更高價格,從而刺激了市場需求。
抓住產業鏈整合大商機
據范端煒介紹,中國冷鏈物流聯盟2013年統計顯示,全國營業額在1000萬元規模以上的冷鏈企業現達到500家,冷庫總容量為18950252噸,冷藏車輛為32856臺。在500家規模企業中,106家企業目前計劃購買冷藏車2845臺,占比總量約為9%。其中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計劃購買1244臺,占比發展總量的44%。有121家企業計劃建庫13576150噸,占比總量72%,其中純第三方冷庫經營單位計劃建庫806500噸,占發展總的6%。
不過,陳輝認為,目前,冷鏈物流行業產業鏈不夠完整,多停留在倉儲和運輸,未來應向兩端發展。其中,上游產地可控制貨源,增值空間大;而下游則要布局面向消費者“最后一公里”。他認為,整合產業鏈,讓整體效率得到提升,有利于挖潛更大商機。而中國冷鏈物流聯盟在本次大會上提出的“冷鏈蜘蛛計劃”則有利于為企業搭建信息平臺,提供整合資源渠道。
中國冷鏈物流聯盟秘書長劉京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冷鏈的靈魂鏈,是一個可控可調的溫度鏈條或網絡。而行業現狀是單體冷庫、單線運輸,坐地收租、拼車拉貨、三方借庫、外協車源等根本無法保證服務質量,況且大量的零擔貨運和空庫現象,以及缺乏公共信息平臺無法解決返程貨問題,市場資源分散,中小企業不具備整合市場能力。為了避免重復重疊建設,產能不協調,供需不均衡等現象,中國冷鏈物流聯盟提出“冷鏈蜘蛛計劃”,進行現有資源聯動聯合聯網,把分散的冷鏈資源連點成線、結連成網,形成“區域聯盟、專線聯合”聯儲聯運的資源整合,幫助企業快速完善服務網絡,解決零擔、返程、空庫的現象,從而提高行業資源利用率和企業利潤率,增強企業服務競爭力,完善網絡布局及延伸業務范圍。 |